西师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页课堂活动,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讨论、归纳乘除法的关系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在已知两个数的情况下,求出乘除法算式中的任一未知数。

3.知道“0”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0”不能做除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比谁最快!出示4道题,学生抢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   )+5=8

24+(   )=10

3(   )7=12

415   =6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上期的时候,我们学过这个内容,还记得是怎么说的吗?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一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揭示课题。

加减法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同学们还会想到什么问题呢?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除法的关系。

[点评乘除法的关系跟加减法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所以我们首先安排了复习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唤醒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识

1.教学例1

1)找到数学信息。

春节快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出示例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2棵树,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一共有48个灯笼。)

2)写出算式。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能用这些数据写出算式吗?

学生在作业本上写4X12=48,48÷4=12,48÷12=4

你知道这些算式分别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请几名学生分别介绍。

[点评学数学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列出算式,但算式的意义并不一定能说得很清楚。所以,在此环节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算式的意义,这既是对乘法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是帮助那些已经遗忘,或是掌握得不够扎实的学生,同时也能为下面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组讨论。

观察4X12=48,48÷4=12,48÷12=4,3个算式,你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1分之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

48既是乘法算式里的积,也是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

412既是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也是除法算式里的除数或商。

③在乘法算式里,用积除以一个因数,可以得到另一个因数。

④在除法算式里,用商乘除数,可以得到被除数;用被除数除以商,可以得到除数。

⑤我们也可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看书整理。

同学们总结得真好!我们翻开教科书第9页,自己再读一读。

然后师生一起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X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点评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争议时引发辩论。最后让学生独立看书,整理知识,引发新一轮讨论。]

5)“0不能作除数。

看了书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书上说“0”不能作除数,“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

有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1:我们刚刚学习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商X除数=被除数”。假如“0”作了除数,那1÷0=()呢?括号里不管填几,商乘除数都不能得到被除数,所以就没有答案。

预设2:如果是0÷0=(    )括号里不管填几,商乘除数都能得到被除数,就无法确定商是几。

如果“0”作为除数的话,要么就没有商,要么就是商不确定,所以我们就规定,“0”不能作除数。

[点评:通常,教科书中介绍什么是除法时,“0不能作除数”就起补充定义的作用。学生能举例说明1÷0不可能得到商,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此,无论被除数为何数(零或非零除以“0”,都没有任何确定的结果。学生有此认识就足够了。]

三、课堂活动

1.12”对对碰。

1初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一方说一个乘法算式,另一方则根据这个乘法算式说出两个除法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

教师先和一个学生示范,然后同桌开始玩。

2)中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一方说一个除法算式,另一方则根据这个除法算式说出一个乘法算式一个除法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

3)高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不规定先说什么算式,一方可以任意说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另一方说出另外两个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

[点评课堂活动首先得是一个活动,要让学生们充分地“动”起来。所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我们采取对抗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斗志。同时,活动还有难度级别,这就更能刺激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这个活动,巩固学生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

2.猜猜我是几?

课件出示4道题。

先4人小组交流,每个人说一道题,说清楚是怎么算出来的,听的同学进行补充或者提供帮助,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点评“猜猜我是几”这个活动主要是对乘除法关系的巩固和练习。小组里互动,把活动落实到每一个人,小组里的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这个活动也为后面的独立作业打下了基础。]

四、独立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13题。

[点评在最后,给学生留下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触动、有所成长,是否达到了今天的学习目标,为下一节课提供依据,做好准备!]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