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时和分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77页,例1、例2、例3,79页课堂活动第2题,第81页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对钟面的认识,会认1分、几分、时和几时,知道1=60分。

2.感受1分、1时的长短,建立单位时间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时和分的关系,1时、1分单位时间概念的建立。

2.1时、1分单位时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具准备】

课件、题卡、跳绳、小皮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的场面吗?想不想再来看看当时的热闹场面呀?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人场式的情境吧!(播放人场式片断。)好热闹的场面啊,还记得人场式是在哪天上午的具体什么时间举行的吗?老师告诉大家,这次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举行的时间是331日上午的820分。(出示钟表,时间指到8:20。)对于记录这一难忘时刻的钟表,你已经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孩子经历过且喜欢的田径运动会视频开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地引出时和分的话题。在开课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认识钟面:

1)观察钟面,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1:有时针、分针,最细最长的这根针叫秒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上展示。)

教师这根最细最长的针就是钟面上的秒针我们一起叫叫它的名字。(秒针。)

学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2)教师引导认识大格、小格。

教师:刚刚大家说到钟面上有12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个大格2大格3大格……一共是12个大格。(边播课件边带着全班学生一起数。)

教师那每个大格里面都有几个小格呢?看着钟面一起数1,2,3,4,5

教师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5,10,…,60(课件闪动),一共有60个小格。

小结钟面上总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3)认识1分和几分。

引导思考: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分。)

‚思考:分针走1小格是1分,在数学里我们就说是1分。那分针从12走到1一共是几分呢,为什么?(个大格有5个小格,所以是5分。)分针从12走到3是多少分?怎么算的?(1个大格5分,3个大格,3515分。)分针从12走到9呢?走到12呢?

ƒ如果分针从2走到4是几分?还从几到几也是10分呢?同桌说说,抽生汇报。

小结:分针只要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4)认识1时和几时。

导语:见在,我们清楚了,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我们换根针来看看,最短最胖的针是时针,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呢?(1时。)1时就是我们生活中通常说的1小时。

引导学生思考:时针从12走到11时,从12走到6是几时呢?时针走1圈又回到12呢?抽生汇报,全班评析。

5)发现时和分的关系。

导语: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我将拨动分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走动,你能发现些什么?

‚教师拨动分针,从12开始拨1圈又回到12

ƒ抽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分针和时针的变化。

④小结:时针走了1大格是1时;分针走了1圈,是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那么1=60分。时可以用字母h表示,分可以用字母min表示也可以写成1h=60min给学生范读1时等于60分,60分等于1时。

[设计意图:通过对钟面的充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交互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钟面即秒针大格小格分针怎么走时针怎么走在此基础上学会认几分和几时及知道时和分的关系。]

2.学习例2体验1

1)静静听1分的音乐。

导语:分有多长呢?想体验一下吗?闭上眼睛,听音乐(课件)。

2)数自己1分的时间脉搏跳动的次数。

导语:医生就是通过病人1分的时间里脉搏跳动的情况来判断健康状况的。今天,我们也来给自己当一回医生,了解一下1分的时间里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

‚师指导学生正确数脉搏的方法。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先伸出左手半握拳,再将右手中间的3个手指压在左手外手腕上,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了吗?移动手指再找一找。

ƒ全班活动。静静地数1分的时间里,你的脉搏能跳多少下。

④反馈。句式:分的时间,我的脉搏跳了70下。

⑤教师小结评价。同学们,小学生的脉搏跳动次数只要在6090之间都是正常的。

31分时间的体验活动。

介绍体验活动规则:刚才我们体验了1分的时间里脉搏跳动的次数,其实1分还可以做很多事。(多媒体出示表格)请大家看这个表它为我们提供了跳绳拍球做下蹲和做口算这4项活动4人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项活动4个同学不能重复。在体验过程中,跳绳、拍球、做下蹲的同学,要边活动边给自己计数,做口算的同学,时间到了后,再去数道数,听明白了吗?

‚小组分工。

ƒ1分时间的体验活动。

④统计体验结果。4人小组组长拿出活动的表格,将活动结果填人相应的表格中。

⑤全班汇报体验结果,教师选取一名学生的结果填在课件上的表格里。

⑥小结:看这些数据1分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跳100多次绳可以拍50多次球,可以做30多个下蹲,还可以做接近20道口算题,看来1分的用处还真不小呢!

4)谈对1分的感受。(可以说说1分能干些什么。渗透德育思想:时间的宝贵。)

小结:看来只要我们利用好了每一分时间,就可以做好多的事儿。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1分的长短,有静静地听,有全体参与的数脉搏活动,也有小组分工的体验活动,在动静结合中一步一步加强对1分的感受,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1分的时间概念。]

3.学习例3,感受1时的长短

1)导语:时,是比分大得多的时间单位,1时里有601分,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跳1时,就是601分的绳,拍601分的球,连续做60分的口算,想想你会是什么样子呢?

2)学生谈想法。

3)引导学生推算并感受1时的时间。大家知道我们一节课是上多少分吗?(板书:40分。)有没有1时呢?课间休息多久呢?(10分。)那要加上几个课间的时间就是1时呢?(2个。)你发现什么了吗?不错,1节课加上两个课间的时间刚好60分,也就是1时,也就是说从第1节课下课开始到上第2节课,再到第2节课间休息完,到第3节课打上课铃这段时间就是1时。(板书:10+40+10=60=1时。)

感受1时能做哪些事。《动画城》和《大风车》栏目连播的时间大约是1;足球比赛半场加中途休息时间恰好是1时。

学生交流1时还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将1分的体验活动类推,做601分做的事,初步让学生感受1时比1分长得多其次利用学生熟悉的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的计算和举例,让学生再次感受1时的长短最后用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活动感受1以上3个层次突破建立1时的时间概念这个难点。]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题单,全班汇报交流

1)拍手100下,大约要1  )。

2)脉搏跳70下大约要1  )。

3)我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5  )。

4)我每天看课外书的时间大约是1  )。

[设计意图:独立练习,选取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题材,通过填时间单位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建立起了时和分的时间概念,也可以让学生掌握找时间单位的正确方法。]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猜猜这节课已经过了多少时间了呢?这节课40分,你们在不到1时的时间里,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看来,同学们在这节课不光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珍惜时间的意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前不久,老师听同学们唱了一首歌,叫时间像小马车》,对吗?那我们就以这首歌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吧!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收获,让学生感受在不到1时的时间里有如此多的收获,渗透珍惜时间教育。]

五、实践活动

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1)出示第1题的情境,布置学生课后实践洗一双袜子并记好所用时间。

2)升国旗和眼保健操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播升国旗和眼保健操视频,全班看着钟表计时。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