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第1题和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数数方法,能熟练、灵活地数万以内的数。

2.熟练掌握数的组成,能熟练地读数和写数。

3.进一步培养数感,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序、数的组成的理解掌握,巩固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算盘。

学生准备:计数器、算盘、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还记得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吗?先想想,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板书数数写数和读数数的组成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把数数、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教师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出知识重点为下一步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打下基础。]

二、回忆整理

1.复习数数

1)概念复习。

教师:回忆一下在数数这部分,我们都学习了些什么。

学生:个、十、百、千、万这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师:你是怎样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

学生:就是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教师:很好,我们在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句话时,还要特别注意哪两个字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的是“相邻”这两个字,因为只有紧挨着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才是10

教师:还记得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出示计数器。

教师边拨边讲解:个位上的1颗算珠就是个位上的计数单位一,所以个位的1颗就是12颗就是2,几颗就是几;十位上的1颗算珠就是十位上的计数单位十,十位上的1颗就是10,颗就是20,几颗就是几十……

教师:数位是指某一个数所在的位置,而计数单位则是数位的单位。

教师:我们数数位时应从哪边数起?

学生:应从右边起。

教师:对我们数数应从右边起,即右边的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及时练习。

①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1题。(课件出示题目。)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换检查。

教师:复习了数位和计数单位,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数数了。如果数字间的规律是每次增加1,我们就在个位每次加1;如果数字间的规律是每次增加10,我们就在十位每次加1其他数位上的数字不变。因为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哪一位满十,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②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1题。(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读题,找规律。

教师:观察第1小题,看看数字之间有怎样的规律。

教师:你打算填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比如2890往后数1个十,十位就满十了,就要向百位进一得到2900而不是3000

2.复习写数、读数

1)复习写数。

填一填。

写数要从()位起,几千就在()写几,几百就在()写几……哪个数位上1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

指名回答,全班齐读。

‚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3题。(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说说三千零一里有几个0。为什么?

学生:三千零一中有两个“0”。因为除了千位和个位,其他数位上1个计数单位都没有。所以,十位和百位上都该写“0”。

2)复习读数。

思考下面的填空题,回忆读数的方法。

读数时,要从(           )位起,末尾的0(       )。中间有1个或连续

20,只读()。

指名回答,全班齐读。

‚完成教科书第21页第2题。(课件出示题目。)

练习教科书第2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重点说说

8009,8090,8900中“0”的 读法,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

3.复习数的组成和用算盘计数

出示算盘和计数器。

教师:用计数器计数和用算盘计数有什么相同点?

学生:用计数器计数和用算盘计数,都有数位,数位顺序相同。

教师:用计数器计数和用算盘计数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计数器上的1颗算珠就是一个计数单位,算盘下档的1颗珠子也表示一个计数单位,而算盘上档的珠子则表示5个计数单位。

2)拨珠练习。

请在计数器和算盘上拨出以下数据:

3567          2009       8041   6005   7803 

5000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理解概念,再进行典型题的练习,并及时总结在形成知识网络的同时结合具体练习使知识更好地深入内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综合应用

1.填一填

1一个数的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1,百位上是4,千位上是6,这个数写作()。

2)一个数由8个千、3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3)用3,20组成的数中,只读1个零的数是(   ),1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选一选

110000里面有)。

A.100个千    B.10个千    C.10个百

2)下面的四个数中只读1个零的数是( 

A.3350       B.3005    C.3000

310个一百与10个十相差)。

A. 10          B. 100    C.90

学生独立完成后,逐题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判一判

1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

2)最小的四位数是1111  )

36个千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6080。(    )

48888中的48表示的数同样大。   )

学生独立完成后,逐题汇报,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在整理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发展。]

四、拓展提高

1.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大的两位数,再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结果是多少?

同桌讨论后,列式解决,再全班交流。

2.—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少3,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多3,这个三位数可能是   )。

独立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指名回答后提示:可以先确定十位上的数。然后根据题意,写出个位和百位上的数。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进而得出全部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增强学习的挑战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五、反思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略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