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科书第14页例1、例2第15页课堂活动。 1.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探索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学习兴趣。 1.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探究总结出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会比较数的大小吗?试一试。 课件出示: 在〇里填“>”<”或“=” 27〇9 981〇00 83〇79 68〇65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出各题比较的方法。 教师:同学们真棒,会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你们还能比较出更大的数的大小吗?怎么比?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复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为学生从旧知到新知的顺利过渡作好铺垫。同时一句“你们还能比较出更大的数的大小吗”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为新课教学打好了情感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 教师:比较填空。 学情估计: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地填出3200>514。 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因为514不满1000,而3200已超过了1000,所以 3200>514。 学生2:因为3200是四位数,514是三位数,四位数大于三位数。 教师:同学们,用哪种方法来比较最简单? 学生:比较位数的方法最简单。 教师:比较下面几组数的大小。 黑板上出示:997〇1000,1374〇895,679〇98,1235〇89。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数的特征,并归纳总结出比较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教师:同学们真棒,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总结出了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了,请把书上第14页例1下边的话补充完整,再读两遍。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4850〇5200。 教师:同学们,这组数怎么比较大小?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一组数吗?为什么? 学生:这组数的数位是相同的,不能只看数位比较大小。我就比较千位上的数,第1个数千位上的数是4,表示4个千,第2个数千位上的数是5,表示5个千,4个千小于5个千,所以4850<5200。 教师:下面这组数如何比较? 课件出示:3300〇3250。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他们比较的方法。 教师:结合这两个题,想想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能概括一下比较的方法吗? 学生: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教师:独立完成第14页下面“试一试”,并向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3.师生共同总结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万以内数的比较,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数位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设计意图:用一句“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一组数吗”从能否用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开始设疑,顺利过渡到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上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让学生在说清楚比较的理由的基础上,得出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经历对几组位数不同的数和几组位数相同的数分别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运用拓展 1.完成第15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 (1)同组两位同学随意各说一个三位数或四位数,再比较大小,并说出理由。 (2)也可以由一位同学先说出一个三位数或四位数,另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比这个数大或小的数,然后判断比较,看是否正确。 2.完成第15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处理方法可和第1题一样。 3.完成第15页的课堂活动第3题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同桌两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将两人手指个数加起来填人自己选定的一格中(和为10时不记)。 连续进行3次,各自组成1个三位数,数大者获胜。 (2)师生先示范,然后同桌同学游戏。 (3)让学生说一说要想获胜的技巧。(大数尽量填在高位上,小数尽量填在低位上。) [设计意图:利用书上的习题,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了习题的范围,丰富了习题的内容,从而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师生再一次回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