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能捜集含有成语的诗句,主动地积累成语。
2. 能关注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了解前后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作用。
3. 能自主阅读文章,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 能结合自我实践,与伙伴交流心得体会,并注意相互借鉴,吸取经验。
5. 能试着运用所学到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描绘一处最喜欢的景物。
教学准备
1. 搜集含有成语的诗句。
2. 总结自己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准备交流。
3. 让学生回忆自己欣赏过的景物,选择一处最喜欢的,准备习作素材。
简析
本单元包括六大版块:“温故知新”“词语拾趣”“互动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
“温故知新”,列出了学生学习过的一些诗句,在积累诗句的同时,注意积累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
“词语拾趣”,以接龙游戏的方式,提髙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汇量。“互动平台”,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口语交际”,以“怎样学好语文”为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既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又可在交流中学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习作百花园”,要求描绘一处最喜欢的景物,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后习得了一些表达方法,为本次习作提供了借鉴。
“自主阅读园地”,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文章,学生可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既领悟表达方法,又积累语言。
建议教学3~4课时。
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二
一、温故知新
1. 朗读诗句,抽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2.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 请学生再举出一些类似的诗句,教师也可准备一些包含成语的诗句。
二、 词语拾趣
1. 读例子,发现规律。
2.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做词语接龙游戏。
三、 互动平台
1. 读对话,说说《北京的色彩》和《我的百草园》这两篇文章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的,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2. 讨论:说说《鸟的天堂》一文是怎样首尾呼应的。你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这样写过吗?
四、 口语交际
1. 以小组为单位,以“怎样学好语文”为题进行交流。
2. 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 讨论:你对哪些同学的方法比较感兴趣?
五、 习作百花园
1. 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 组内交流:介绍自己选择的美景。
3. 教师提示:回忆学过的表达方法和自己积累的词汇,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4. 拟写提纲,交流修改。
5. 完成习作草稿,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六、 自主阅读园地
1. 自读文章,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2. 交流各自的体会。
教参精要
《积累与运用(一)》教参精要
本单元包括六大版块:“温故知新”“词语拾趣”“互动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
“温故知新”,列出了学生学习过的一些诗句,在积累诗句的同时;注意积累成语,丰富学生的语言。
“词语拾趣”,以接龙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汇量。
“互动平台”,引导学生从整体人手,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口语交际”,以“怎样学好语文”为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既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又可在交流中学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习作百花园”,要求描绘一处最喜欢的景物,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后习得了一些表达方法,为本次习作提供了借鉴。
“自主阅读园地”,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文章,学生可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既领悟表达方法,又积累语言。
建议教学3~4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