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
|
教学设计《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用法。 2.理解“语海拾贝”部分句子的含义。 3.了解画龙点睛的典故,掌握它的用法。 4.搜集对联,了解对联的由来与发展。 5.能够自主编写小故事。 6.了解《赠汪伦》这首诗的由来。 教学内容 有关把字句、被字句的内容;画龙点睛的相关图片;对联的相关实物、字画、图片等。 教学准备 提供相关图片、文本、视频等有效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优秀的习作范例。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总结: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方法: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 语海拾贝 1.读一读这三个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2.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三、 点击成语 1.画龙点睛的寓意是什么? 2.用画龙点睛造句。 四、 口语交际 1.你们知道什么是对联吗? 2.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3.知识补充: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五、 习作百花园 1.你们都喜欢什么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2.写一个印象最深的,或者自己编写一则。 六、 自主阅读园地 1.自己阅读文章,说说它的主要内容。 2.体会李白和汪伦的深厚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