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生词的意思,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了解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准备
1. 师生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2. 教师准备新车和圣诞树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圣诞节到了,小朋友都希望从亲人朋友那里得到礼物,得到欢乐,可是,有个男孩,他的心愿是:圣诞节的那一天,能够给弟弟一辆新车,带弟弟去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饰品。如果他的心愿实现了,他将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读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你会明白,原来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感受给予的快乐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生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学习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三、读懂课文,体会感情读懂课文,体会当时当地的情景。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细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求学生自主作好批注。
2.针对学生的问题,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五、检查阅读效果,回答老师提问,理清课文脉络,深入理解课文
1.全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2.新车是怎么来的?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3.保罗有几次猜错了男孩的心思?请说说具体情况。
4.请勾画出表现男孩爱车和男孩爱弟弟的句子。
六、精读课文,挖掘含义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以下问题:
1. 你认为男孩(哥哥)是怎样的一个人?
2. 在整个事件中,保罗“给予”了吗?给予了什么?
3. 你认为保罗、哥哥、弟弟快乐吗?为什么?(以上三个问题弄懂了,便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
师小结:保罗、哥哥和弟弟过了最快乐的一天,是因为他们在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我们祝愿哥哥美好的心愿能早日实现!
七、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举例说说“给予是快乐的”生活实例。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是无限美好的,我们在接受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给予,因为给予是快乐的!
附:板书设计
19哥哥的心愿
教学设计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二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 从圣诞节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圣诞节的了解(可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圣诞节的知识)。老师利用课件展示“戴着圣诞帽,穿着圣诞袜,吃着圣诞大餐,唱着圣诞歌,互赠圣诞卡,互送圣诞礼物,互述圣诞愿望”的欢乐情景,了解外国小朋友喜爱圣诞节就像中国小朋友喜爱春节一样。
2. 在这快乐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弟弟一件圣诞礼物——一辆新车,于是引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大家想读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哥哥的心愿》。、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段,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把自学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
3. 各小组推荐学生进行自学情况汇总,检测3~4 个学习小组的自学情况。
4. 分段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
5. 学生自由小声地再读全文,说说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一读课文的旁批,试着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着结合旁批和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2. 小组交流:谈谈自己读后有哪些收获。把自己没弄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内寻求解决,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重新整理成1~3 个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3. 全班交流,共同梳理问题。如,在第3 段可提出:为什么那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震撼?
在第7、第8 段可提出:为什么说保罗不懂男孩的心思,又猜错了?男孩的心思是什么呢?在第9 段可提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男孩很爱他的弟弟呢?在最后两个段可提出:为什么说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节日兜风?你能想象出他们兜风的情景吗?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
4.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不明白的问题,自愿组织成学习小组重新进行讨论。强调要在读中议。
5. 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注意边读边评边悟。
6.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作家克拉克给我们写了很多这方面的感人故事。(老师补充自己搜集到的故事,如《海中救援》或《理解》。)
2.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你能把生活中关心、帮助别人而让自己感到高兴、快乐的真实事情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学了这课后,你想对保罗或男孩说点什么?
3.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亲戚朋友听。
附:板书设计
哥哥的心愿
误解震撼明白兄弟情深再次误解“给予是快乐的”
教参精要
《哥哥的心愿》教参精要
保罗是幸运的,这并不是说他在圣诞节时得到了哥哥送来的一辆新车,更不是说他不是生长在男孩那样的贫困人家,而是说他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间兄弟之情的温暖。保留更是幸福的,因为他通过“新车”与男孩相识,领悟到“幸福”的本质和来源。相信经过“一次令人难忘的节日兜风”之后,保罗会更幸福、更快乐。走近《哥哥的心愿》,让人感受到了人性之美、亲人的爱。正如卢梭所说的“人在心中应该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
课文讲述了圣诞节时,围绕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那辆新车,保罗一次次地误解了男孩的美好心愿,体现出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同时也让保罗真正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全文一共11 个段,可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1~4 段)写保罗在哥哥送他的新车前误解了男孩的心愿。第二部分(5~9 段)写保罗请男孩坐车兜风时又一次误解了男孩的心愿。第三部分(10 段)写保罗明白男孩的心愿后和兄弟俩一起进行了一次难忘的节日兜风。第四部分(11 段)写保罗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道理。
课文选取了一个温馨感人的爱的故事,语言朴实、简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美好心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课文内容,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亲情、真情的美好。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