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媒体”、“采访”、“虐待”、“制裁”、“生意兴隆”、“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增强学生保护树木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文题目
当我们说了中伤别人、不尊重别人的话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这是一种美德。你听说过有人向大树道歉吗?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向大树道歉》这篇课文将告诉你原因。
二、齐读课文题目,质疑问难
1.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2.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归纳学生的问题:
(1)谁向大树道歉?
(2)他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带着质疑再读课文。
5.学生交流自学收获,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6.抽生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生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主学习第1~4段。
1.自由小声读第1~4段,想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换词等方式理解“虐待”、“制裁”、“生意兴隆”、“媒体”、“采访”、“亲善”等词。
3.丹尼尔的“罪行”指的是什么?文中那位先生在揭发信中是怎么说的?用“”勾画出来。引导学生朗读悟出这句话的意思和体会美国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合作学习第5~6段。
1.默读第5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和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你会感动。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
4.用“——”勾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话,用“△”标出表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时动作的词进行体会,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6段,说说你从人们的掌声中悟出了什么。
6.有感情地读第5~6段。可采用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习读。
(三)集体讨论。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名记者,你将怎样向人们报道这条奇特的新闻?
2.在改造周围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建议,又能做些什么?
教学设计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行为,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向大树道歉日”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板书:道歉)道歉,这事大家都做过吧,能讲讲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吗?
2.我们将一起学习的一篇文章,和道歉有关系,但道歉的对象不是人,它是《向大树道歉》(板书),请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次。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了解课文大意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理清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大家都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我们来回答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1.谁为什么向大树道歉?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部分的内容。
2.怎样向大树道歉课文哪一部分在叙述?
3.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请一个孩子说说。
三、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原因
1.话说丹尼尔,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在餐馆里忙里忙外,一天却收到了一张1000美元的罚款,怎么回事?
(用铁链把自行车锁在树上)
2.通常人们会怎么看给树上锁链这件事情?
3.在一位在餐厅用餐的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4.重点语句品读“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带上手铐脚镣无异。”
① “……与……无异”理解吗?
“和……没有区别”这里指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的行为和给一个无罪的人戴上手铐脚镣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②试读,理解句子含义,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指导感情朗读:点重音、划节奏读。
④齐读句子。
(二)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过程
1.“向大树道歉日”的景况怎么样?(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
2.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勾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默读要沉静下来,把心放进课文,注重内心的感受。
3.读一读勾画的部分写上你的感受。
4.找出丹尼尔的动作和语言里,读一读,你又明白了什么?(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悔过。)
5.出示道歉的话,指导朗读,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到什么?从哪里看出来。(三层意思要理解出来)
(1)真诚道歉 (2)说明树的作用 (3)保证要爱惜树木
6.看到他这么做,周围的人是怎么反应?(体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因为人们的理解和对他行动的认同。)
7.齐读课文5、6自然段。
四、深刻领会、情感迁移
1.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你准备怎样向大家报告这条奇特的新闻?老师建议大家:在报道时把自己放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既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关注当时人们的反应,同时加上自己的简单评价,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开始了,在你们面前的是主播的话筒,选出你们小组的优秀记者给大家做新闻播报。
3.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走进了现场感受了丹尼尔向大树道歉,你从向大树道歉这件事情联想到什么?
4.小结:其实善待树木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看看。世界因为有了树木变得苍翠,充满生机;世界因为有了动物变得鲜活,富有动感。每一样生物都是可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幸运地了和众多的动物植物生活在一起,让我们尊重其他生命,尊重其他生物的权利,把我们生活的地球建成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世界吧!
附:板书设计
向大树道歉
虐待大树 —— 受到处罚 —— 向树道歉
(把自行车锁在树上)(走向、鞠躬、说、抱、贴)
爱护自然 和谐相处
教学设计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行为,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以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向大树道歉日”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课文,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板书:道歉)道歉,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你向谁道过歉?谁向你道过歉?为什么?
2.我们将一起学习的一篇文章和道歉有关系,但道歉的对象不是人,它是《向大树道歉》(板书),请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次。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带着你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寻找你想知道的答案。
抽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从哪里写了为什么向大树道歉的原因,引入下面部分。
三、深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一)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原因
1.过渡语:话说丹尼尔,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在餐馆里忙里忙外,一天却收到了一张1000美元的罚款,怎么回事?
(用铁链把自行车锁在树上)
讨论A:通常人们会怎么看给树上锁链这件事情?
讨论B:一位在餐厅用餐的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2.重点语句品读“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与给一个无罪的人带上手铐脚镣无异。”
(1)请你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与……无异” 就是说“和……没有区别”这里是指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树上的行为和给一个无罪的人戴上手铐脚镣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2)老师把一些词语用红色描出来表示重读,一些词语后用“/”隔开表示自然停顿,你再读一下,试试。
(3)读了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4)齐读句子,你又体会到什么,我们一起带着愤怒的语气读读,先听老师读。
(5)让我们一起来带着感情朗读这个句子,齐读。
①树木给人类提供了可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却被人类无情的“虐待”,所以我们说,指读——
②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任意伤害别人,让我们大声的告诉那些妄自尊大的人,指读——
③在人类不自觉的行为中,伤害了同样具有生命,同是地球主人的其他生物,现在让我们告诉大家,告诉地球上所有的人,指读——
(二)重点学习向大树道歉的过程
过渡语:孩子们,树木也有生命啊!树就象人一样,都是地球的孩子,如果我们伤害了别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应该是怎么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丹尼尔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怎么做的?哪一部分是写了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学习。
1.转眼就到了“向大树道歉日”,课文中哪个词语概括了那天的景况。(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
2.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勾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默读要沉静下来,把心放进课文,注重内心的感受。
3.你你勾画了哪部分,再读读写上你的感受,你说说你勾画的部分。
4.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时候,作者抓住了描写动作和语言的词语,读一读,你又明白了什么?(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悔过。)
5.哪些词语写了他态度很真诚。
6.我们一起来读读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话,出示道歉的话,指导朗读,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到什么?用真诚的语气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来。(三层意思要理解出来)
(1)真诚道歉 (2)说明树的作用 (3)保证要爱惜树木
7.看到他这么做,周围的人是怎么反应?
8.掌声代表了什么?(体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因为人们的理解和对他行动的认同。)
四、深刻领会、情感迁移
1.向大树道歉一发生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来做一名小记者,你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准备怎样向大家报告这条奇特的新闻?。老师建议大家:在报道时把自己放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既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关注当时人们的反应,同时加上自己的简单评价,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开始了,在你们面前的是主播的话筒,选出你们小组的优秀记者给大家做新闻播报。
3.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走进了现场感受了丹尼尔向大树道歉,你从向大树道歉这件事情联想到什么?
4.出示图片。小结:植物、动物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因为有了树木变得苍翠,充满生机;世界因为有了动物变得鲜活,富有动感。每一样生物都是可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幸运地了和众多的动物植物生活在一起,让我们尊重其他生命,尊重其他生物的权利,把我们生活的地球建成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世界吧!
5.建设绿色地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孩子,你能设计一句爱护树木的广告语推荐给大家吗?
6.学生板书。
附:板书设计
向大树道歉
虐待大树 —— 受到处罚 —— 向树道歉
(把自行车锁在树上)(走向、鞠躬、说、抱、贴)
爱护树木的广告语(学生自己板书)
教参精要
《向大树道歉》教参精要
一个文质彬彬、衣冠楚楚的老板在一棵大树下,首先向大树三鞠躬,然后紧紧地抱着大树大声地、深情地说:“大树,我的好兄弟,我真对不起你!……请你原谅!”这场景谁见了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可在今天,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许多国家都在利用高科技手段或采用各种方式改造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家园,这场景就不足为奇了。在美国,树是受法律保护的,破坏或“虐待”树木会受到法律制裁。
本文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讲述了美国曼哈顿区的一家快餐店老板丹尼尔因“虐待”餐馆门前的一棵大树,公开向大树道歉的感人故事。丹尼尔的这一举动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事实,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体现了人们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难点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去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自己创造一个美好家园的愿望,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