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会拟人的修辞手法,掌握拟人的主要特征。

2.积累歇后语,体会歇后语的乐趣。

3.学习为班级出谋划策,在实践中培养集体荣誉感。

4.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

教学内容

有关修辞手法的运用、歇后语、习作练习等内容。

教学准备

提供相关图片、文本、视频等有效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优秀的习作范例。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课本上的三个句子,让大家说一说它们都用了什么方法?好在哪里?

2.尝试着将第四句补充完整。

3.总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对象写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使句子更具有情趣。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主阅读歇后语。

2.询问学生关于歇后语的知识。

3.向学生介绍“歇后语”的前世今生: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

4.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更多的歇后语知识。

三、开心一刻

1.自己阅读笑话,说说笑点在哪里?

2.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笑话?

四、 口语交际

1.换位思考: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管理班级?

2.做出决策:如何保障各项决定的公平与合理?

3.理解老师:体会教师工作的不易,督促自己好好表现。

五、 习作百花园

1.知道自己想对老师表达哪些方面的感受。

2.能用恰当的语言写下内心独白。

3.感受文字与表达的魅力。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读标题,你想到了什么?

2.自己读文章,说说文章大意。

3.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4.总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心与鼓励;你的一次掌声或一个举动,可能会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