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和平鸽》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读课文,知道毕加索笔下的和平鸽成为和平的象征。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操。
教学准备
1. 查找资料,了解毕加索的基本情况。
2. 搜集鸽子的图片,最好能搜集到毕加索画的那只具有代表性的鸽子的图片。
3. 制作和平鸽的幻灯片。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法国首都巴黎,这正是二战期间。当法西斯匪徒攻占了巴黎时,画家毕加索听着远处隆隆的炮声心情十分沉重。为什么心情沉重呢?因为战争不仅使无数人陷于灾难之中,而且会使许多珍贵的艺术品遭到毁灭。
基于毕加索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当邻居米什向他血泪控诉法西斯匪徒摔死小孙子柳辛,掐死柳辛的鸽子的暴行时,毕加索热血沸腾,仇恨满腔,不知怎样来表达对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正在这时,老人请求毕加索画一只鸽子来纪念小孙子。毕加索找到了反对战争、歌颂和平的寄托,内心充满了创作的冲动,于是动笔画了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后来他把这幅画献给巴黎世界和平大会,作为倡导和平的宣传画。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只鸽子称为“和平鸽”,鸽子就成了世界和平的象征。
这篇课文通过鲜血淋淋的故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思想与感情。对于生长在和平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在我们的身边没有战争,但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在进行战争,许多妇女儿童和无辜的老百姓死于战火与饥饿、疾病之中。我们应该以广阔的胸怀、正义的目光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倡导和平与正义。
建议本课1〜2课时完成。
教学设计
《和平鸽》教学设计二
一、自读课文,了解背景
1. 学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相互介绍自己寻找的有关毕加索的资料。
3.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二战的基本情况,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里讲述的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
二、直奔重点,深入故事
1. 自读第3段,细读故事。
2. 同学间讨论怎样读才能表达对法西斯的仇恨,对柳辛的同情。
3. 自己试着读一读,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4. 同桌互相读一读,帮一帮。
5. 教师巡视指导。把第3段分为五个层次。第1~4句一层,第5~6句二层,第7~9句三层。每一层的感情处理不一样,要有强弱起伏。第一层到第二层语气渐强,读出对法西斯的憎恨;第二层到第三层语气渐弱,读出对小柳辛遭遇的同情和难过的心情。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 教师范读或同学范读。
2. 老师让同学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为什么?
3. 自己边读边想:小柳辛为什么会死?他养的鸽子为什么会死?
4. 谈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感情。
5. 全班齐读课文第3段。
四、体会词语,感情朗读
1. 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能表达人物感情的词语,勾出来。(如:沉重、满脸泪痕、泣不成声、悲痛、憎恨、厮打、当场、活活、血泪控诉……)
2. 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心在颤抖”。
3. 试着读一读,怎样读才能表达悲痛、憎恨之情。
4.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思考问题,交流体会
1.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边读边想。
2. 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后有些什么想法或感受。
3. 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4. 师生共同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探讨。
六、扩展内容,拓展视野
1. 把自己从各种渠道得来的关于世界和平的话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2. 老师适当进行补充、点拨、引导,拓展学生视野及襟怀。
教参精要
《和平鸽》教参精要
本文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法国首都巴黎,这正是二战期间。当法西斯匪徒攻占了巴黎时,画家毕加索听着远处隆隆的炮声心情十分沉重。为什么心情沉重呢?因为战争不仅使无数人陷于灾难之中,而且会使许多珍贵的艺术品遭到毁灭。
基于毕加索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当邻居米什向他血泪控诉法西斯匪徒摔死小孙子柳辛,掐死柳辛的鸽子的暴行时,毕加索热血沸腾,仇恨满腔,不知怎样来表达对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正在这时,老人请求毕加索画一只鸽子来纪念小孙子。毕加索找到了反对战争、歌颂和平的寄托,内心充满了创作的冲动,于是动笔画了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后来他把这幅画献给巴黎世界和平大会,作为倡导和平的宣传画。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只鸽子称为“和平鸽”,鸽子就成了世界和平的象征。
这篇课文通过鲜血淋淋的故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思想与感情。对于生长在和平环境中的教师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在我们的身边没有战争,但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正在进行战争,许多妇女儿童和无辜的老百姓死于战火与饥饿、疾病之中。我们应该以广阔的胸怀、正义的目光去关注人类的命运,倡导和平与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