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能发现同一个字不同的声调含有不同的意思。
2. 认识广告语,能读懂小幽默。
3. 树立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养成兴废利旧的好习惯。
4. 提高创造及动手能力。
5. 能正确认识自己,并用书面语言向别人介绍自己,做到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1. 提前布置,搜集制作材料和相关资料。
2. 教师准备几个提供给学生作参考的作品。
教材简析
本单元“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强。形式多样,既有趣味性又注重实用性,既联系本单元特点又向生活扩展。
在“温故知新”中将课文中出现过的同一句子中的多音字列出来,让学生知道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
“语海拾贝”中搜集的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广告语,让学生感受到广告语的人性化和亲和力。
“开心一刻”让学生在愉悦中积累语言,明白道理。
“综合性学习”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性。
“习作百花园”的习作练习则与“综合性学习”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练习。
“自主阅读园地”中《为什么要说“谢谢”》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关于儿童生活的小故事。文章内容含蓄,情感丰富。对孩子的道德影响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议3~4课时完成。
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二
一、 温故知新
1. 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2. 试一试,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以前学过的或者课外读过的句子。
二、 语海拾贝
1. 出示课文中的广告语,自由读一读,体会意思。
2. 选自己喜欢的背一背,抄一抄。
3. 试着学习设计关于环保的广告语。
三、 开心一刻
1. 读读议议,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积累词语。
2. 你知道哪些“笨鸟先飞”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四、 综合性学习
(一) 搜集资料,个人构思
1. 学生在课前搜集各种资料(日历纸、包装纸、图画资料)。
2. 独立构思,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本子。
3. 想想自己的资料怎么利用。
(二) 自愿结合,合作构思
1. 自愿结伴,交流自己的构思和资料。
2. 互相启迪,使自己的想法更成熟。
(三) 自己动手,独立制作
1. 筛选资料,动手裁剪,装订本子。
2. 给自己制作的本子命名,进行装饰。
(四) 小组交流,介绍作品
1. 自我介绍制作的本子,说明其特点。
2. 小组内选1~2份最佳作品。
(五) 全班交流,评选作品
1. 由各小组推荐的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2. 自荐介绍作品。
3. 评选3~4份最佳作品。
4. 老师总结,充分肯定各种层次同学的作品或构思。
(六) 办展览会,展示作品
1. 在黑板上写上“展览会”。
2. 大家自愿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桌上,开一次作品展示会。
3. 每个人可以作解说员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4. 评比最佳作品、最受欢迎作品或最有创意的作品。
五、 习作百花园
与“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利用自己制作的小本子来抄写作文,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特殊的感觉,增强了写作的兴趣。
1. 读教材“积累与运用”中的习作提示。
2. 请学生说说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3. 老师提出指导意见。
4.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为了达到每个人都有机会的目的,也可同桌介绍。)
5. 自己独立思考,怎么写好首页的自我介绍。
6. 动手习作。
7. 完成作文草稿,自改或者相互修改。
8. 在另外的时间里,抄写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还可以作适当的修饰。
9. 完成后可以在班上展览或交流一下。
六、 自主阅读园地
1. 自由阅读,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语段。
2. 学习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 交流学习方法,相互补充。
4. 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想办法记住,丰富语言积累。
教参精要
《积累与运用(六)》教参精要
本单元“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强。形式多样,既有趣味性又注重实用性,既联系本单元特点又向生活扩展。
在“温故知新”中将课文中出现过的同一句子中的多音字列出来,让学生知道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
“语海拾贝”中搜集的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广告语,让学生感受到广告语的人性化和亲和力。
“开心一刻”让学生在愉悦中积累语言,明白道理。
“综合性学习”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性。
“习作百花园”的习作练习则与“综合性学习”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进行习作练习。
“自主阅读园地”中《为什么要说“谢谢”》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关于儿童生活的小故事。文章内容含蓄,情感丰富。对孩子的道德影响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