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教学准备
把课文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或课件。
教材简析
《威尔逊出游》中的母亲敢于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尝试,孩子就收获“成长”。然而读完《钉子的故事》一文,我们不禁更要为这位父亲喝彩。他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建议本课用1课时完成。
教学设计
《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二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钉子的什么故事?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1. 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两遍。
2. 指名分段读文,注意读得正确通顺。
3. 齐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读懂课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 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钉子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发? 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1)用“”把父亲的话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理解父亲的话。
(3)从父亲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交流中总结本文主旨。
四、积累升华
把本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多读几遍,最好能够背下来。
教参精要
《钉子的故事》教参精要
《威尔逊出游》中的母亲敢于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去尝试,孩子就收获“成长”。然而读完《钉子的故事》一文,我们不禁更要为这位父亲喝彩。他为了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发一次脾气,就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到后来,孩子变得不爱发脾气了,他又告诉孩子,如果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直到孩子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掉。然后父亲用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来引起孩子的思考:“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别人的心灵中留下疤痕。”父亲深入浅出地教育,使孩子明白了: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