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奴隶和狮子》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词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3. 体会课文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人狮情深”,并由此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 有关的挂图、幻灯片,或光碟等。
2. 有条件的查阅一下有关古罗马、奴隶、斗兽方面的情况介绍。
教材简析
在古罗马的斗兽场上,一个奴隶面对一只凶猛的狮子,眼看一场血淋淋的惨剧就要发生。可是,奇迹发生了,狮子竟然温顺地舔着奴隶,全场欢声雷动。
《奴隶和獅子》是国外的一'篇传说,反映的是2000多年前,也就是古罗马时期的故事。
这个故事反映的重点不在人狮角斗方面,而是侧重反映奴隶安德洛斯的善良与勇敢,反映人与动物之间的浓厚情感。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一方面。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感人,语言也比较浅显。因此,不必在理解词语句子上花太多的功夫,重在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体会人与狮子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爱的感情,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回顾前面学过的课文《雪儿》,那篇课文也是讲的人与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人与动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应该相互友爱,和谐相处。将课文中的故事与今天的现实生活联系,也是这篇课文的思想所在。
这是一篇批读课文,属于精读课文范围,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因此,读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借助旁批,认真体会安德洛斯救护狮子和狮子救安德洛斯的经过。
建议1~2课时完成。
教学设计
《奴隶和狮子》教学设计二
一、课题激趣,引入新课
1. 解题: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出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人与狮子之间的故事。)
2. 质疑:从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有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叫“奴隶”?人与狮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3. 解疑:请生解疑,教师补充。
二、通读课文,自己识字
1.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自己查字典或其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
2. 可以和同桌共同学习生字词。
3. 让学生告诉大家,读生字的时候要注意哪几个字的读音。(强调“奴隶”的声母)
4. 让学生告诉大家写生字的时候要注意哪几个字的笔顺笔画。(“隶”一横要出头)
5. 大家一齐巩固生字词。
6. 再读课文。
三、以图激情,朗读课文
1. 出示安德洛斯给狮子包扎伤口和狮子在斗兽场上趴在地上舔安德洛斯的两幅画或者幻灯片。
2. 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在书上找到写这两幅图的第2段与第5段,好好读一读。
3. 也可以选择另外使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4. 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想一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5. 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读给同桌听一听。
四、拓展内容,引向深入
1.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为什么使你受到感动。
2. 教师可以提醒大家翻翻前面的课文《雪儿》,想想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 教师还可以提供《奴隶英雄》一文供学生拓展学习。
4.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
5. 可以把问题引向环境保护,人与动物是朋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等方面。
6. 视学生的兴趣与能力,让他们选择是否自由地写几句话。
教参精要
《奴隶和狮子》教参精要
在古罗马的斗兽场上,一个奴隶面对一只凶猛的狮子,眼看一场血淋淋的惨剧就要发生。可是,奇迹发生了,狮子竟然温顺地舔着奴隶,全场欢声雷动。
《奴隶和狮子》是国外的一篇传说,反映的是2 000 多年前,也就是古罗马时期的故事。
这个故事反映的重点不在人狮角斗方面,而是侧重反映奴隶安德洛斯的善良与勇敢,反映人与动物之间的浓厚情感。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一方面。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感人,语言也比较浅显。因此,不必在理解词语句子上花太多的功夫,重在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体会人与狮子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爱的感情,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回顾前面学过的课文《雪儿》,那篇课文也是讲的人与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人与动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应该相互友爱,和谐相处。将课文中的故事与今天的现实生活联系,也是这篇课文的思想所在。
这是一篇批读课文,属于精读课文范围,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因此,读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借助旁批,认真体会安德洛斯救护狮子和狮子救安德洛斯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