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植物的睡眠》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运用识字能力,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及所组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睡眠现象。

3.     对植物界的神奇充满好奇,有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教学准备

1.     教师:本课需要的生字卡片。

2.     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有关植物睡眠的知识,并留心观察周围的植物有什么现象。

教材简析

我们知道人需要睡眠。长在地里的植物,是否真的也需要睡眠呢?读了《植物的睡眠》这篇课文,孩子们就会得到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无论是合欢树的小羽片叶子,还是红三叶草的三片小叶;无论是含羞草的叶子,还是花生的叶子;还有睡莲、蒲公英、胡萝卜等植物的花儿,它们居然都跟人一样有“昼醒夜睡”的现象。甚至有的科学家还发现植物跟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自然现象啊!整篇课文由一个简明的提问引入介绍。然后,从合欢树这一典型的植物睡眠现象推及到一般植物的睡眠;再转入介绍植物花朵的睡眠。全文语言朴实、亲切,将枯燥的科普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既能丰富学生的见识,又能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实践中了解几种植物分别是怎么睡觉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问题激趣导人,充分放手自读自悟,遇到困难互助解决。教师利用有关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愿望。

建议1~2课时完成。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