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 能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敎学准备
1. 搜集有关乐山大佛的图片、声像、文字资料。
2. 了解还有哪些著名建筑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教材简析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让我们领略了大佛的宏大气势,巧妙的排水设计让我们感受了古代石匠的聪明才智,我们由衷地感叹:乐山大佛的确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朴实,情感流露自然、真实。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大佛的一些知识,更有助于激发他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生字词,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建议本课用1〜2课时完成。
教学设计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二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乐山大佛图片或播放相关录像)孩子们,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岷江边上,有一座巍巍端坐的大佛,它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
二、自主识字,相互交流
1. 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2. 小组为单位,自主识字读文,讨论不理解的词。
3. 交流小组学习情况,解决字词疑难。
三、粗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
2. 课文三段中,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四、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引导学生体会二、三段内容。
(1)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表现大佛的宏大)。
(2)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排水通道:既……又……)结合句子理解“既……又……”
2. 多么神奇呀,大佛已稳稳地坐在那儿一千多年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五、拓展活动,升华情感
除了乐山大佛,我国还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和名胜古迹。它们都是劳动人民智慧、血汗与技艺的结晶,你找到了哪些呢?(统计所搜集的资料,按内容分类介绍,师配以相应的录像资料,形象地加以说明。)
教学设计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
学生:我国著名风景名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展示课件或图片,配音乐)
2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理解“湍急”“波涛汹涌”“凛然”“智慧”。
2小组为单位,讨论不理解的词。
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在四人小组中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词读音。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检查反馈,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乐山大佛的来历
宏大的艺术珍品
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珍品?什么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为什么说乐山大佛不仅是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 品味全文,体会情感
1略读课文第1段。
(1)教师可出示地图或画简笔画,让学生了解“岷江”的位置。联系全文理解“传说”是
什么意思?90年是多少天?这么多日子的敲打,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石佛,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2精读第2~3段。
(1)默读第2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乐山大佛是宏大的艺术珍品的词句。
①交流感受,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表现大佛的宏大。
②重点体会“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引导学生思考:
a.什么是“威严”?
b.从“似乎”一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c.从这句话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③学生自由读——有感情地读——想象读。
④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体验、品读之后,总结:
是啊!大佛真的如作者感叹的那样“头顶蓝天,足踏大地”“凛然不可侵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引导学生带着深入的理解反复读,想象画面读,想象自己是作者,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乐山大佛的赞美之情。
(2)过渡句: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① 请生找出过渡句,引导学生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② 请生用“不仅……也是……”说一句话。
③ 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a.引导学生抓住排水管道“既……又……”,结合句子理解“既……又……”。
b.请学生用“既……又……”说句话。
④教师有感情地描述,激发情感,学生朗诵。
多么神奇、威严的大佛,竟然有这么多的秘密!我们禁不住击掌叫好。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伟大的工程,多么了不起的中
国人民!让我们带着情感大声朗读吧!
⑤生自由朗读,注意有感情。
(3)如此宏大,如此神奇的大佛已经稳稳地坐在那儿一千多年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正确、美观、工整地书写生字,注意“尊”与“遵”的区别。
3交流有关我国名胜古迹的材料,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附:板书设计

教参精要
《乐山大佛》教参精要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让我们领略了大佛的宏大气势,巧妙的排水设计让我们感受了古代石匠的聪明才智,我们由衷地感叹:乐山大佛的确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朴实,情感流露自然、真实。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大佛的一些知识,更有助于激发他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生字词,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