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一座铜像》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面对危急情况,小于连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语句,感受小于连的勇敢、机智和可爱。

2.   能说说从小于连的行为表现中产生的感想、获得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材简析

一提到“机智”、“勇敢”这些词语,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小兵张嘎、王二小等一串串熟悉的少年英雄人物,这些都是中国的小英雄。而本课《一座铜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到十岁的外国小英雄于连智灭导火线救护整座城市的故事。

故事先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铜像引人,再追溯到五百多年前的比利时反侵略战争胜利后的一幕:背景是布鲁塞尔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前往广场途中的小于连发现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他急中生智,撒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保住了全城老百姓的性命。最后是比利时人民为感谢和纪念小于连,塑造了铜像。

课文以倒叙的形式讲述故事,由铜像引入,最后又回归到铜像上,首尾呼应。把一个不足十岁的小男孩机智勇敢、调皮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读来非常亲切,觉得小主人公既可爱又可敬,尤其是读到撒尿灭导火线时,让人忍俊不禁。

学习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人物的机智、可爱。

建议本课用1课时。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