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参精要

《第九单元  总复习》教参精要

1.总复习建议用5课时完成教学。

2.总体上讲,总复习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教科书的安排,将本期的内容分板块进行整理与复习,以便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二是注意对全册学习内容的总体回忆与梳理,让学生整体把握全册学习内容,形成整体认知框架。三是结合各板块的复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比如,在 乘法与除法复习中,应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提升运算能力,并感受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四是结合对知识的复习,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

1.加深对克、千克、吨,年、月、日等计量单位及其关系的认识与掌握,进一步发展计量意识。

2.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这些运算的计算方法及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促进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

3.加深对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方法的认识,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加深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5.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进一步体会应用乘、除法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7.通过整理与复习,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和总结的好习惯。

8.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单元内容分析

总复习内容安排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本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整理;二是对各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复习。教科书首先通过一幅师生讨论图,回顾本册教科书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整理;再以主要内容为线索安排复习,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对这些内容及时进行巩固强化。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是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为了利于沟通乘、除法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总复习将它们整体编排进行复习。教科书按先口算后笔算安排复习,并要求说出是怎样计算的,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是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安排了1个例题,教科书中3组题目9道题按照无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安排。

分数是本册学习的新的概念,总复习安排了两个例题。1个例题是看图填数,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平均分”等概念,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另一个例题是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求学生计算后说说是怎样算的,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清晰认识。

克、千克、吨和年、月、日都是计量单位,前一类是质量单位,后一类是时间单位,教科书将这两类单位安排在一个板块进行复习。安排了3个例题。第1题填合适的单位,是克、千克、吨这3个单位的直接运用,第2题是回顾有关时间的知识,引导学生将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与本期学习内容进行整合,第3题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灵活运用24时记时法。

在以上数与代数的具体内容之后,教科书编排了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题目。教科书情境中的种子单价,既是解决教科书提出的问题的条件,也是让学生再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条件。

本册教科书中的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辩认方向和认识周长,总复习将辩认方向和周长编排在一个板块中。安排了3个例题。第1题,通过学生讨论,进一步巩固对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认识;第2题,借助图运用东、南、西、北等方位描述小动物是怎样串门的,在知识的运用中加深学生对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认识;第3题是测量并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通过测量让学感受“围图形1周的长度”,理解这个长度与图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周长公式的掌握水平。

练习二十二安排了21道题。这些习题都是配合前面的复习内容安排的,涵盖了本册教科书的全部复习内容。具体安排是:第12题复习乘、除法;第3~5题认识分数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6题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第7~8题复习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及其换算;第9题复习东、南、西、北等方位;第10~12题复习周长;第13~21题运用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问题解决虽然安排了9个练习题,但练习题难度不大,都是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强调了复习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对本册教科书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