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悯农》教学设计

一、      谈话引入

1.   出示课件:小朋友皮皮吃饭时漏饭菜和倒饭菜的情景。

2.   同学们,你们有漏饭菜或倒饭菜的时候吗?学生自由发言。

3.   同学们,你知道被你们漏掉、倒掉的饭菜是怎么来的吗?

4.   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5.   出示课题,拼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准“悯”的前鼻音和“农”的鼻音。

6.   解题,简介诗人。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2.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多读几遍。

3.   同桌互相帮助拼读不认识的字。

4.   小组内交流认读生字。

«  写字:让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部件分析字形,识记生字,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是主笔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重点指导写“当”字,光字头的笔顺要先中间后两边;写“农”字时竖提的位置要掌握好;注意区别“午一牛”的字形。

«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在问、说、议中互动交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分享。再在全班进行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大胆、大方、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  口语交际要营造话题情景,让学生联系诗中所学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展开交流。

5.   全班汇报,教师利用生字卡片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或强调较难的字的读音,注意读准“知”“辛”“农”的读音。

6.   通过“开火车”、分组比赛等方式检查认字情况。

7.   通过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全诗的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三、      朗读理解,感悟诗意

1.   图文结合,自读自悟。

一边读诗一边看图,想象诗中描述的情境。课件出示:每一行诗句要出现在插图相应的位置,便于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2.   教师引导,感悟诗意。

(1)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

(2)   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3)   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皮皮的妈妈是怎样对皮皮说的(录音):皮皮,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皮皮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美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1)   听录音朗读,画出节奏。

(2)   采用多种形式美读:配乐读,自由读,合作读,比赛读,齐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意。

(3)   采用多种形式背诵:自己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等。

4.   营造情境,口语交际。

孩子们不但记住了古诗,还懂得了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生活中大家都做到了吗?请看视频——

播放学生在食堂用餐的视频,营造话题情境,通过以下四个问题,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展开交际,并随时提示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1)   你看到了什么?

(2)   你想到了什么?

(3)   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4)   以后你会怎么做呢?

小结:把今天学到的古诗和交际技巧运用到生活中,在食堂、在家里、在餐馆随时劝导人们爱惜粮食。

四、      识记生字,扩词应用

1.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生字。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生字。

2.   一字开花,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生字扩词。

五、      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   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   学生相互提醒怎样写好这些字,老师相机指导“当”和“农”的书写。

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   学生自主写字,先描红再写三个。

5.   评价。

(1)   自评。

(2)   互赏、互评。

六、      作业。(任选)

1.     写写较难的生字,口头组词。

2.     背背诗歌。

3.     参观农民伯伯劳动的场面。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