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s sh》教学设计一
一、 认读s,sh及si,shi
1. 出示撕纸的插图,提示:这是什么动作呀?大家可以来试试。
2. 肯定学生的回答,接着讲:我们来试着发撕纸中“撕”这个音,然后再把音发得短些,就是s的发音,而“撕”就是si的发音。
3. 出示狮子的插图:这是什么的动物呀?狮子的“狮”发得轻而短,就是sh,而“狮”本身就读shi。
4. 认读这四个拼音三至五遍,然后检查,如果有发音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给予纠正。
二、 拼拼读读
1. 听老师范读,体会同一组内两个拼音的异同。
2. 学生自主练习拼读。
3. 检查评比:开火车读,男女生分组读。
三、 学绕口令
1. 出示课本上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分清四和十,请你试一试。”
2. 进行发音讲解,注意平舌与翘舌的舌位区别。
3. 认识生字“四”“十”。
4.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直至熟练为止,并让几个学生单独表演这首经典绕口令。
四、 书写s,sh
1. 学生在黑板上试着写s,h。
2. 教师点评,然后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讲解要注意的几个书写要点:s占中间格,a,e,u,o都占在中间的一格中。
3. 书写练习,再次比比看,谁书写得最正确、最好看。
教学设计
《s sh》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s、s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3.借助绕口令区分平、翘舌声,帮助学习普通话,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读声母s、sh,掌握正确的写法。
2.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教学难点
正确拼读两则绕口令。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
1.抽读卡片:z、zh、c、ch、zi、ci、zhi、chi。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几个新朋友,愿意吗?
二、指导学法,教学新课
1.幻灯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看图:图上有谁,正在干什么?引导说话。(一个小朋友正在撕纸。)
2.出示s的卡片,s的读音和“撕”相似。
师范读,生一边做“撕”的动作一边读。指名读,师正音,领读、齐读。
3.观察图画:s的形状像什么?(像纸条卷曲的样子)编儿歌:半个8字sss。
4.s如果和好朋友i站在一起就组成了音节si,读音和s差不多,指名读,齐读。想:你怎么记住它。(s加i,sisisi。)
5.练读四声,用si的四声练习组词、说话。
6.小结学法。小组合作学习sh、shi。
7.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正音。
三、手口结合,学习儿歌
1.自己拼读,教师巡回指导。
2.勾出带有si、shi的音节,多读几遍。
3.小组内互读,比画读,每组推选出一个读得好的同学参加朗读比赛。生互评。
四、读读写写,记住字形
今天学的几个拼音朋友,你们想记住吗?
1.师板演:ssh,生书空。
2.选择你最喜欢的声母美美地写在四线格里,想写几个就写几个。
3.同桌互评,写得好的请画上五星。
五、自主学习,拼读音节
1.自主学习,练习“拼拼读读”的8个音节。
2.指名试读,领读,齐读,教师正音。
3.游戏:找朋友。
同桌的同学互相拿出自备的拼音卡片s、sh和ɑ、e、u、o组合成音节,并读出来。
六、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z、c、s和zh、ch、sh,说一说它们各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做课后的“拼拼读读”。
3.完成“读读连连”。自读,找出难读的音节,请教老师和同学。
4.小组合作读,全班交流。
七、作业
“积累与运用(三)”中的“拼拼读读”。
教参精要
《s sh》教参精要
充分借助声母s,sh 的表音表形图开展教学。第一幅图中,一个人在撕纸条,纸条卷曲的样子像s,“撕”是平舌音si。狮子的“狮”是翘舌音shi,玩具狮子与椅子组合在一起,就像声母sh。
本课安排了一首绕口令,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平、翘舌音的区别,并结合认识生字“四”和“十”。
“拼拼读读”重在声母s,sh 平、翘舌的对比练习。
本课的重点是读准声母s,sh 及音节si,shi,准确拼读带有s,sh 的音节,认识生字“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