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g k h》教学设计一
一、 复习单韵母和学过的声母
二、 学习声母g,k,h
1. 学习声母g。
(1)看图,教学声母g。
①指导看图。提问:图上画的什么?谁能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鸽子?
②出示声母g。谁认识?请读对的同学当小老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教师指导把鸽子的“鸽”读轻一点、短一点,就是g音。可以边读边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③指名试读,小老师教读。
(2)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怎么记住g的形呢?观察图,利用图上的橄榄枝学习g的形。还可以用编儿歌“9字拐弯ggg”来记住g的形。
小结:给图上的“鸽”标音,用弯曲的树枝表示g的形。讨论一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g的形。
2. 学习声母k。
(1) 出示图画:图上画的什么?老师领唱: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长尾巴,变成青蛙叫呱呱。
边说边板书k:你们看,一群小蝌蚪碰在水草上,像字母K的样子。告诉学生:“k”比“蝌”的音要轻、短。
(2) 指名试读,领读,齐读。
(3) 告诉学生:k的发音部位与g同,但要吐气。用薄纸放嘴边比较读g,k。
(4) “开火车”读k。
(5) 提问:你怎样记住k的形?
教顺口溜“蝌蚪咬草k,k,k”或“一挺机枪k,k,k”。
3. 教学声母h。
(1) 观察图画,说明图意。试读h音。
(2) 示范发音、领读、齐读。
(3) 比较读g,k,h,让学生体会气流的强弱。
用手掌对着嘴试验气流强弱:发g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k时有气流冲出;发h时虽有气流冲出,但气流比发k时的气流弱。
(4) 记形,区别h和n,教顺口溜:一把椅子h,h,h。
4. 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g,k,h。
讲清g,k,h的笔画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学生练习书写。
三、 练习拼读
1. 拼读两拼音节。
(1) 复习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 让学生拼读:
g—a,g—e,g—u
k—a,k—e,k—u
h—a,h—e,h—u
(3) 指名拼读音节,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带调读。
2. 教学拼读有介母的音节。
(1) 看图,右边画着西瓜,“瓜”的音节是gua,gua是怎样拼出来的?它和我们前面学的声母和韵母相拼的音节有什么不同呢?
(2) 再看课件,讲解:在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叫介母,a是韵母,小女孩猛推g,u,三个卡片,把三个字母快速连读,拼成音节gua。
(3) 教师示范拼读。(声母g读得轻短些,介母u要快读,韵母a卖得响亮些)
(4) 教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5) 练习拼读有介母的音节。
(6) 带调音节练习,还可以和两拼音节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学会三拼连读的方法。除“音素连读”(三音连读)外,练习“声介合母拼读”ku—a—kua,“声、复韵拼读”h—ua—hua。告诉学生,这几种拼读方法都可以。关键是要拼读准确。
四、 学习儿歌
1. 学生看图自读儿歌,圈出本节课所学的音节,拼一拼。
2. 抽读检查,正音,齐读。
3. 认识生字:哥、渴、喝。
教学设计
《g k h》教学设计二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白衣服,灰衣服,见谁都爱叫“姑姑”。
不怕风,不怕雨,却爱跟人住一起。
带来和平送来信,千里万里不迷路。
猜一种鸟(鸽子)
二、学习声母g、k、h
1.学习。
⑴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出声母。
⑵读准,可用教读、齐读、抽学生认读等方法。
⑶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
⑷引导学生总结学法:看图读音节,想声母读音。
2.半扶半放学。
⑴指导看图。
⑵出示声母,结合图画,猜读的音。老师相机点拨指导。
⑶引导学生想办法记。
3.自学。
⑴利用表音表形图,同桌运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⑵同桌一起向全班小朋友汇报学习情况,老师相机点拨指导。
⑶练习读准。
4.完成“读读写写记记”。引导学生先读后观察再书写。
5.引导学生运用三拼连读法,声介合母拼读法,声、复韵拼读法进行g、k、h的拼读练习。
三、学习儿歌
1.教读儿歌。
2.用齐读、轮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把儿歌读熟。
3.找出带有g、k、h的音节,再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
《g k h》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ɡ、k、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学习拼读带有介母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3.会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制作,彩纸剪的字母部件,拼音卡片。
学生:拼音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看课件:森林公园。
小朋友们,老师将带大家到森林公园去玩耍,在那里、我们会认识一些新的声母朋友。现在,让我们坐上小汽车出发吧!
(课件:小汽车行驶到森林公园,最后定格为书中的三幅画)
2.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1)鸽子在天空中飞翔。
(2)水中有许多小蝌蚪。
(3)小朋友坐在椅子上喝水。
(生自由说,师相机点拨。)
二、重点学习ɡ、k、h的发音和书写
1.教师引导学习声母ɡ。
(1)学习ɡ的读音。
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朋友就是“ɡ”(点击图片,“ɡ”就会闪动),它的名字和鸽子的“鸽”音相似,只要读得较短一些。
师范读,全班模仿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2)识记ɡ的形状。
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它的形状呢?
①鸽子鸽子ɡɡɡ。
②“9”字拐弯ɡɡɡ。
(编创儿歌,发散思维。)
选择编得好的儿歌全班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声母k。
点击图片k,让学生们组成4个小组,用学习ɡ的方法解决k的音、形及儿歌的编创,并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巡视,相机引导个别组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汇报k的读音;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读。
3.自主探究,学习声母h。
学生独立学习h,记住h的音形,并创编儿歌,然后在全班交流。
4.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ɡ、k、h的写法。
(2)相机指导认识新笔画“”、“〈”,强调一笔写成。
(3)再次仔细观察ɡ、k、h的笔画、笔顺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并在练习本上将每个字母写两遍。
(4)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5)展评个别优秀作业(实物投影)。
(6)游戏:听拼音贴字母。(出示一些用彩纸剪成的字母部件。)
游戏规则:每组推选两位代表在黑板上拼音格里用彩纸部件合作拼贴出老师所报字母。
其余学生,一边用手在书桌上书空练习,一边仔细观察台上的同学所拼字母的笔顺及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三、自主学习ɡ、k、h的拼读练习
(把课后“拼拼读读”和“读读连连”结合起来学习。)
1.学生自己拼一拼,抽查,把会拼的音节拼给大家听。
2.师生共同拼读学生觉得有困难的音节,重点是学习有介母的音节,看“读读连连”中的图发音,借图读会“ɡu”、“hu”的音,引出音节,区分与其他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3.认识介母,教给拼读方法。
4.引导学生自己拼读。
5.教师用音节卡片抽查。
四、学习儿歌,分享快乐
1.自读儿歌,抽查正音,教读儿歌。
2.用齐读、轮读、赛读等方式把儿歌读熟。
3.找出带有ɡ、k、h的音节,再读一读。
五、扩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读拼音卡片h、ɡ、k,扩词练习,积累词语。
2.布置作业:
(1)从课外书上找出带ɡ、k、h音节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2)把今天认识的音节和字母读给朋友听。
教参精要
《g k h》教参精要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声母g,k,h 的表音表形图。洁白的和平鸽衔着橄榄枝,它站在树杈上,样子像g,“鸽”与g 的读音相似。青蛙妈妈蹲在荷叶上,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宝宝——一群小蝌蚪。两只头碰在一起的小蝌蚪和一根水草凑成了声母k,“蝌”与k 读音相似。在h 的表音表形图中,一个小姑娘坐在椅子上,正拿着水杯喝水呢。小椅子就像h,“喝”的读音与h 相似。
第二部分是儿歌,写小哥俩一起种树,给小树浇水。可以看出“我”和哥哥对小树的关心和爱护,大家都想为绿化环境出力。
第三部分是练习。“拼拼读读”练习拼读声母是g,k,h 的音节,注意有介母u 的音节,拼读时不能漏掉,要拼读准确。“读读写写”引导学生书写字母g,k,h。
本课的重点是读准g,k,h,准确拼读g,k,h 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认识生字:哥、渴、喝。
|